随笔:《孤独修行》2017.10.26.

孤独修行

(小说中国:文学批评与导读 第一次作业)

惭愧地承认,我历史学得并不好。因此我个人并不愿纠结文本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不愿过多地参考别人对文本寓意的解读。还是借小波那句话,“这个故事应该有一个寓意,但我还没有想出来。”作者写作时的状态最完美的展现就是文本本身,与其细细深究文字背后的含义,不如设身处地,孤独地品味作者下笔时的心情。

我不赞同神化作家或文章,当把他们贡到神坛上,人们就失去了将心比心地理解文章或人的机会。譬如《滕王阁序》,我认为高中课本里对其的诠释是极其荒谬的,这是一篇情感波动多么复杂的文章啊,但是我们竟然只去关注其绚丽的笔法,而从没有站在王勃的角度去理解那些句子的含义,不去分析王勃强掩的心理活动!正是因为历史将这篇文章推到了太高的地位,以至于我们无法亲自冷眼旁观,也不再能接受新的解释。这对于王勃和《滕王阁序》都是不幸,对于鲁迅,郁达夫,都是如此。

写作是一场孤独修行,阅读同样是一场孤独修行。所以当作家用文字来表现孤独的时候,一个同样孤独的读者可以迅速而敏锐地捕捉到,为此感到振奋,并因此变得越来越理解孤独的含义。可能是因为上高中之后才真正接触并喜欢上鲁迅,而课余时间太有限,只能足够我肤浅地读一些散文、小说和散文诗,所以我完全不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伟大地位、文字的伟大立意才崇敬鲁迅。他的文字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张力,作为读者的我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他落笔时心绪的起落。譬如我最喜欢的大先生一篇散文诗,《影的告别》,“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假装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文字非常绕,行文思路也不是很清晰,就像一个喝醉的人嘀嘀咕咕地诉说自己的梦境(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我们可以读到鲁迅内心极大的彷徨和忧虑。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提到一个领袖魅力的概念,领袖并不是单纯因为他们的强大而令人敬仰,那些让他们一呼百应的可能恰恰是他们柔弱的瞬间。比如说青年政治社团的领袖最让动人的却是他那漂亮的头发,也比如鲁迅在推动一次巨大文学革命的同时内心也存在那么多我们都有的恐惧和迷茫。

鲁迅的笔触有时很疯癫,有时低落到尘埃里。当他写《雪》时,那神来之笔般的“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那是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一下子让人回不过神,不知他到底是在那一瞬间疯了,被天仙点化了,还是有什么别样的深意。当他写《社戏》的时候,他会猛地荡开一笔去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些句子对叙事和抒情来说几乎都是多余的,也没有阅读理解会让你分析这些句段的含义,但他们就是鲁迅的真情流露,就像铁盔甲漏了一个洞,我们可以隐约从大先生的伟大盔甲窥视到他柔软又文学性的真心——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里曾经极力模仿鲁迅的文笔,连用“的”字,看似很像鲁迅,实际上拙劣至极,因为鲁迅根本不是因为句法的诡谲而成为鲁迅,他的魅力在于他对待自己内心时的极度坦诚。

《狂人日记》,没看懂时会觉得鲁迅深不可测,难以揣度。这篇小说极其坦诚,从“人们吃人”,到“我是吃人者的兄弟”,再到“我也吃过人”,这样伟大的自我批判让鲁迅在气宇轩昂的革命者们中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在于“助人自助”,我想鲁迅也是这样的想法,他并不曾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而只是负责现实的病态细细剖开,让所有人自己体味自己的愚昧。大先生本身是谦卑的,而他的高度让他孤独到无法可想的地步,在一条轰轰烈烈的道路上,他甚至几乎找不到人同行。孤独让他与他人有了区别,在那个人人都是才子才女的时代,他无可超越。

评论 ( 3 )
热度 ( 7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